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隧道滲水一直是新建公路隧道中的常見問題,嚴重威脅著隧道的安全和使用壽命。傳統的排查方法在準確性和效率上面臨諸多挑戰。
近年來,結構雷達與陣列超聲成像作為新型的滲水排查技術,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。這些無損檢測技術可以提供一個更準確、更快速的檢測和定位隧道滲水點的方法。
結構雷達:借助電磁波在不同物質中傳播速度的不同,通過時間延遲和振幅變化的測量,可以快速找到滲水區。
陣列超聲成像:當探頭沿著隧道壁移動時,如果遇到空洞或滲水處,其超聲波的反射回波與入射波會有較大差異。通過分析不同位置反射回波的差異變化,可進一步判定滲水點的具體位置。
應用案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近日,某在建隧道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滲水情況,出于安全考慮,施工暫停并邀請相關檢測機構進行大面積的滲水位置排查,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支護設計與施工方案修正。巡鷹智檢受檢測機構邀請參與了其中兩個區域的檢測(A區 & B區)。
解決方案
巡鷹智檢提出的解決方案是:先采用結構雷達進行大面積盲掃找出可能的滲水區域,再通過陣列式超聲儀器進行詳細檢測,以確定確切的滲水位置。
檢測結果—A區
結構雷達GP8100的區域掃描結果
上圖左側為區域掃描結果圖,從中可看到橫向鋼筋為箍筋,在垂直方向上近似等間距排列??v向鋼筋為主筋,在水平方向上中間區域呈四根為一組排列(緊密),在兩邊區域呈單根排列(稀疏)。
中、右兩圖為隧道內部結構的掃描結果在現實場景上的對應位置投影。將真實位置與對應掃描結構融合為一體,方便數據管理、記錄,可為后續隧道維護工作做快速、精準定位指導。
GP8100雷達剖面圖
從雷達剖面圖上判斷,7~13 cm深度(藍框范圍)的倒置雙曲線形狀主要為雙層鋼筋網信號反射所致;在60 cm深度左右(黃色標記線)出現連續的板狀反射信號,則主要為混凝土初支(板厚)的信號反射所致;在鋼筋和初支底板深度之間,未見明顯富水(滲水)信號。
接著,我們用PD8050陣列式超聲成像,按黃色箭頭的方向進行掃描。
PD8050線性掃描結果
根據結果可見,上圖中淺層約7 cm深度處可看到周期性的鋼筋分布信號;在1-15號測線區域,約59 cm位置處看到清晰的底板反射信號。中間有部份不連續情況,是由于表層鋼筋反射了一部分超聲信號,導致深層目標物無法被探測所致。
整體而言,初支底板信號能被較清晰的反映出來(超聲成像時,不宜將信號增益調節過大,否則容易誤判空洞或缺陷)。
對GP8100和PD8050的結果進行分析
對GP8100線性視圖(左)左和PD8050線性視圖(右)進行分析,均可看到淺層鋼筋信號以及60 cm深度處的初支底板較連續的信號,且鋼筋和底板之間未見明顯富水區域。
綜上可初步判斷A區的施工質量較好,未見明顯滲水情況。
檢測結果—B區
GP8100區域掃描結果
首先,仍然采用GP8100進行大面積區域掃描。左圖為區域掃描結果圖,圖中橫、豎向鋼筋分布和A區類似,但圖中白圈所示區域,鋼筋之后存在明顯信號增強的區域,懷疑是滲水所導致。
中、右兩圖為掃描結果的AR結構投影。通過降低結構圖像的透明度,右圖工程師在懷疑區域做標記,為后期PD8050的測試做定位標識。
進一步驗證該區域為何存在滲水情況,我們選取B區中雷達區域掃描中的第8道測線和A區中雷達區域掃描中的第9道測線進行對比分析。
A區和B區雷達線掃對比
左圖為B區的第8道測線的剖面視圖,右圖為A區的第9道測線的剖面視圖。從兩幅圖對比來看,A區未見任何富水和滲水情況,B區內鋼筋和底板之間存在明顯富水信號。
通過B區的雷達AR結構觀測,也發現鋼筋和底板之間存在明顯富水信號和滲水的可能(左圖中紅圈所示),我們進而采用PD8050尋找該區域的滲水原因。
PD8050的線性掃描結果
上圖(右)為PD8050的線性掃描視圖。在水平方向約1.4 m處,初支底板之后(約65~73 cm深度處)存在明顯空洞反射信號,其實際位置也與之前的雷達掃描結果(左圖))相對應,進一步判斷此處可能存在空洞,從而導致滲水。
針對上述結果,我們繼續采用PD8050針對該區域進行全3D矩陣掃描,再次確認了在68-74 cm深度位置存在空洞的結果。
底板之后的空洞位置,深度約68-74 cm左右(圖中藍圈所示)
施工隊根據我們的檢測反饋,將所有電子檔數據保存并分享給匯報對象,在現場即制定了B區的修正方案。